目录
第十六届中国戏剧节
追梦新时代 经典共传承 第16届中国戏剧节掠影本刊记者;4-5+2+97
筑基固本 开枝散叶 戏曲音乐创作高峰论坛综述靳文泰;6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·人物篇
新时代 新晋剧 谢涛从艺40周年表演艺术研讨会摘要本刊记者;7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·人物篇_新时代 新晋剧——谢涛从艺40周年表演艺术研讨会摘要
谢涛,无愧晋剧须生之首曲润海;8
谢涛:一个有大眼光的表演艺术家陈彦;8
为古老剧种赋予现代审美徐棻;9
天道酬勤习传统,心无旁骛塑人物曹其敬;9
赢得时代与观众的“文人三部曲”马也;10-11
前有冬皇 后有谢涛李春喜;10
用作品证明,用人品前行!赓续华;11
汲取海量营养,推向创作巅峰范小宁;11
信、雅、达 谢涛表演艺术的三重门武丹丹;12
与时代同行 与民众共生罗松;12
唱不如做,做不如悟,悟不如人郑雷;13
独步天下,勇攀高峰毛时安;13
保持定力、舍得奉献、发扬品格范世康;14
挖掘超越晋剧本身的永恒价值翁思再;14打开封面
盛开在苍山洱海的白剧之花 杨益琨表演艺术浅识王蕴明;15-18
纯净如苍山雪 皎洁如洱海月 记白剧女儿杨益琨谭志湘;19-21
风雨兼程 为艺绽放 杨益琨从艺40周年侧记景俊美;22-24戏剧论坛
北京人艺的“三驾马车”:一座剧院与一座城市吴戈;25-27戏剧沙龙
一部妙趣横生的戏曲佳作 湖南花鼓戏《蔡坤山耕田》众人谈28戏剧沙龙_一部妙趣横生的戏曲佳作——湖南花鼓戏《蔡坤山耕田》众人谈
为湖南花鼓戏《蔡坤山耕田》点赞季国平;28-29
一部妙趣横生的戏曲佳作汪守德;30-31
为湖南花鼓戏《蔡坤山耕田》喝彩傅谨;31-32
《蔡坤山耕田》对中国喜剧类型的突破和贡献马也;33-34
地方剧种需要好戏来传承孙德民;34
接地气的文化永远不会过时龚孝雄;35
传统戏曲民间喜剧的继承与新探索冉常建;36
青辣椒的香味吴傲君;37民营院团
民营剧团的力量不可小觑 专家聚焦中国剧协第二届民间职业剧团优秀剧目展演38-41
“我们就是为老百姓唱戏的” 以河南小皇后豫剧团的演出实践为例潘文武;42-43剧目赏评
历史的天空 英雄的天空 谈军旅话剧《历史的天空》杨宏;44-45
赣剧新作《临川新梦》中的传统与创新安洁茹;46-47
生命的力量 暖暖的爱 音乐剧《小蝴蝶的妈妈在哪里》观后卢巍;48-49
苏剧现代戏《国鼎魂》的几个独到之处陈祺皞;50-51
民族歌剧《彝红》中的主题特点及价值呈现孙倩文;52-53
《箬寮风雷》彰显浙西南革命精神任文俊;54-55
感伤的温暖往事 励志的青春之歌 评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新创剧目《我的离骚》黄海碧;56-58
山一般的意志 海一样的胸怀 评上党梆子《长江支队》罗松;59-61简讯
当代影偶戏剧创作研讨 2019北京(台湖)影偶艺术周国际论坛顺利举办本刊讯;58
第三届盛京戏曲论坛在沈阳成功举办今闻;93书林漫步
说豫剧新崔派 《新崔派艺术论——张宝英舞台艺术研究》序廖奔;61-62舞台美术
此心明处恒有光 记PQ2019最佳灯光设计奖得主周正平迟令刚;63-64经典回眸
“小人物”反映大时代 小剧种呈现大气象 重看眉户现代戏《迟开的玫瑰》闫姝宁;65-66名角风采
缘“吟”而“情”:龙红赣南采茶戏的艺术深情 以专辑《赣韵龙吟》《赣韵红情》为例肖艳平;杜欢;67-69导演艺术
赖声川剧作中的舞美视觉微探卢静;70-71名家鉴赏
耿玉卿的豫剧创作与教学贡献华伟康;72-73图说戏曲
《四郎探母》复出四十年记(五)吴钢;74-75艺术研究
程派《御碑亭》再现舞台智联忠;76-77
大平调“耍牙”表演与传承林娜;78-79
清初泰州文人家班对戏曲表演影响考论 以冒辟疆和俞锦泉家班为分析对象钱成;80-82
晋绥抗战戏剧的文艺特征与当代启示常晓菲;83-84戏曲教育
戏曲形体课中基武功的教学 以黄梅戏教学为例赵丹;85-86剧种研究
罗山皮影戏的历史渊源和现代传承黄春枝;87-88
菏泽地方戏曲流播的三点理论观察曾娴;89-90视野
以产业化发展推动傩戏“双创”的生成与实现黄硕;91-93八面来风
图文快递94-95征文征订
我们一起走过 《中国戏剧》创刊70周年读者征文暨2020年征订96
话剧《龙腾伶仃洋》王俭;98